近两年,量化私募在中国发展迅速的同时,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据海外官方信息披露,不少顶级量化私募已开启拓展国际业务之旅。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量化机构出海的核心是丰富资金来源,海外理性长期资金是他们的目标。
龙鸣、魔术广场、史明等。
顶级量化私募正忙着出海。
根据海外官方信息披露,在国内顶级量化机构中,刘明投资在海外注册并私募了Jupiter Capital Research(Asia)Limited,不仅获得了香港九号牌照(香港证监会资产管理牌照),产品规模也超过80亿元。魔方量化还拿下了香港9号牌照,并在海外发行了沪深500指数增强基金,利用QFII额度投资a股。此外,金尚资产和史明投资也纷纷出海发行产品。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家海外量化机构,他们表示,产品主要面向海外机构投资者。上海某量化机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产品类别基本与国内产品相同,主要是大型外资机构的资金。他表示,目前中国有超过600亿的主观量化机构正在与内资、外资同时发展,两条腿走路,未来海外产品的比重将逐步提升。
除了头部组织,一些中高规模的量化组织也开始出海。一家大型量化私募市场的负责人表示,他也从主权基金和外资大规模资本管理那里拿到了一些钱,从事a股的量化交易,虽然规模不大,但他也在做。
在众多量化私募出海的过程中,作为扎根香港、面向中国私募的基金平台,东营资产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东方资产管理副总裁吴珊告诉记者,一方面,他们近十年来一直为大中华区优秀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基金落地、基金运营基础设施支持、操作风险管控合规全流程服务、资本引进等。另一方面,海外基金对接活动稳步推进,希望能帮助中国管理人有效对接优质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近日,东映资产管理作为管理人,与史明投资在海外推出了明世智优茂丰和明世智优茂森基金,最新基金规模为4.21亿美元。
吴珊说,他们与史明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9年初。“国内和国外的基金管理制度完全不同,国内的管理人员不太可能在海外学习和翻译国内的经验。因此,我们帮助的经理都是中大型经理,他们有眼光将产品投放到海外。我们将帮助他们解决非投资相关事务,并将中国管理人员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在她看来,国内量化机构出海还是有一定规模门槛的,目前花50亿以上比较好。
旨在丰富资金来源。
开拓海外市场。
上海上述大型量化机构认为,出海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丰富资金来源,尤其是长期资金的资金来源。甚至国内的机构基金一年评估一次,海外成熟的长期资金需要更长的时间。境内投资者对量化产品的收益预期较高,境外投资者的要求较低,比境内基金更容易满足。二是海外衍生工具和金融工具也更丰富,可以比国内赚取更多超额收益;第三,它可以打开美国股市。
10亿美元的量化私募也表明,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业务多元化。P
吴珊表示,私募走出国门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来看管理能力的输出,中国私募管理人也期望在海外进行部署和下大力气。短期原因可能是这些机构已经有海外资金,客户带领他去海外。同时,她认为如果所有同行都出海,头部量化机构也会考虑出海。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海外基金相对理性,一定规模的机构在投资者中会有一定的主动性,这也是他们的需求。此外,近期美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主观策略和量化策略将成为中国市场配置的两大方向。
私募Paipai.com财富管理合伙人曾恒伟认为,私募海外配售有利于提升其全球投资视野和资产配置能力,同时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可以提升公司影响力,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沈懿投资董事长沈懿认为,海外机构对在华投资不满意,愿意把钱交给国内机构投资a股市场。“外资是全球资产配置,而中国市场需要配置。目前外资在中国仍处于低位,低于指数权重,未来份额还会提升。他们看重中国市场的一些结构性机会,希望与优秀的基金经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