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以来,河南省遭遇强降雨,已造成郑州、新乡、鹤壁等16个城市受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截至9月8日,河南保险业共收到理赔报告52.25万份,预计损失124.32亿元,理赔金额77.4亿元。
此外,保险机构通过捐赠资金和保险为防汛救灾工作做出了贡献,PICC集团向河南省捐赠3000万元,平安财险为河南省应急救援人员捐赠保险,平均每人投保金额超过50万元,提供的保险保障预计超过100亿元。
近年来,随着疫情、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自然灾害变得频繁、频繁、高发。巨灾保险作为防范和化解各种灾害风险的市场化机制,在风险管理、经济补偿、资源调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是保险业惠民惠农的重要举措之一。
回看近年来的自然灾害,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保险业共赔付16.2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13.9%;在2013年的台风“费特”中,保险业赔付超过64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10%以上;在此次河南强降雨中,预计保险业赔付超过124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11%以上。
可以说,保险在灾后经济补偿和恢复重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这次河南暴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巨灾保险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巨灾保险产品还不够丰富,针对台风、洪水、强降雨等城市内涝灾害的保险保障还不够完善。多层次风险分散渠道尚未建立,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缺乏保险意识,家庭财产保险等险种覆盖率低,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不足。
下一步,中国银保监会将推进国家统筹、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全方位保障的巨灾保险制度设计,切实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具体来说,首先是全面进步。推动台风、洪水等灾害纳入巨灾保险体系,完善配套政策,丰富中国特色巨灾保险理论体系,走好发展方向。
二是深化协调。探索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共享机制,推动建立统一的灾害数据管理系统和巨灾风险数据库,形成共同发展合力。
三是高效运营。充分调动行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科技赋能水平,推出线上服务平台、巨灾模型等工具,加快发展步伐。
四是全面保障。持续提升巨灾保险承保能力,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创新丰富多重灾害巨灾保险产品,提升推广销售力度和理赔服务质量,提升保障能力,进一步发挥保险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水平。
9月10日,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的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参与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座谈会指出,近年来,立足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大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断加强自然灾害金融服务政策引导,推动自然灾害金融服务政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