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衰老势在必行,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快速应用,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活场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相当突出,存在养老压力大、未富先老的社会现象强烈等社会现象。
60岁以上的人越来越多。如何让老年人在交通和住房、公众参与、尊重和包容、户外空间、建筑和设施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金融机构,它立即投入大量科技,旨在通过科技自主研发,让老年人融入和参与社会,为老年人的数字化生活贡献力量。
进入中轻度老龄化社会
过去市场上的科技产品很多,但对于老年群体来说门槛较高,在功能使用上存在很多困难和障碍。然而,被忽视的老年群体有着强烈的触网需求。基于这一理念,借助自主研发能力,打造了众多个性化科技产品,让老年人无障碍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不断强化科技适应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品质、获得感和幸福感。
“公平的世界只有白发,高尚的人也从未幸免。”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提高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提高了4.63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7%以上时,就意味着老龄化;达到14%,是深度老化;如果超过20%,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74亿老年人使用手机,其中约有1.34亿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然而,我国有近1.4亿老年人在不上网的情况下使用功能机或智能手机,且大多处于“睡眠”状态。
由此可见,消除老年人融入社会的障碍,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适应老龄化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当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时,如何满足老龄化人口的需求,解决痛点才是最重要的。
据该领域人士分析,随着老龄化的逐步深入,智慧化将助力退役军人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趋势,让老年群体与“数字生活”相连。
与此同时,有专家呼吁数字技术带来很多便利,但面对老年人,技术仍需放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左美云认为,老龄化要与智慧相结合,也就是智慧养老,这样就可以做很多基于老年人的监测检测数据分析,更能考虑老年人的广泛需求。
第七次人口普查组副组长纪宁喆说,“年轻的老年人大多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发挥功能的潜力很大。”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日益普及,生活趋于更加数字化、智能化,涵盖金融、消费、出行、公共服务、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但老年人普遍面临扫码难、办事难、缴费难、就医难等痛点,被数字化生活边缘化。
“老年人既可以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也可以是参与者。”
如今,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各行各业的力量继续朝着改善老龄人口生活福祉的方向发力,努力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健康养老”。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将是推动“抗衰老”的重要突破口。
比如自主研发的声纹活体识别与身份验证系统,只需借助本能的说、听,就能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通过智能设备实现“数字生活”。以声纹识别为核心的智能语音技术将在推动中国智能技术的老龄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号文,强调老年人也能充分享受智能服务带来的便利,同时要加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适合老龄化的智能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能用得上、会用得上、敢用得上、想用得上智能产品,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即时消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上持续发力,自主研发了900多个系统,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老龄化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即刻消费将持续输出科技能力和扶老助老创新能力,助力老年人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