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关于结构性存款和互联网存款的监管规范下,银行停止了高利率的吸收存款,吸收存款的“价格”有所下降。9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今日梳理发现,在已发布半年报的40家a股上市银行中,超过60%的银行客户存款平均利率较之前有所下降。分析人士认为,客户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有很多。在监管的引导下,银行需要合理控制债务成本,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降低。但存款价格战已经平息后,受线下网点和客户群的影响,中小银行尤其是未上市的地方银行仍将面临存款压力。因此,需要通过产品升级和多渠道扩大负债来源和稳定性。
逾六成上市银行客户存款利率降低
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银行业上半年业绩也稳步回升。在已发布半年报的40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39家归母净利润有所增长,收入最高的工行甚至还出了一份“成绩单”,日均盈利9.03亿元。
从银行负债来看,个人和公司存款是银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贷款业务的基础。在货币政策、智能存款监管、结构性存款整顿风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银行存款的“价格”也有所下降。据北京商报记者9月7日统计,在已发布半年报的40家a股上市银行中,大部分银行客户存款平均利率均有下调。
在披露半年报的40家银行中,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成都银行、贵阳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齐鲁银行等12家银行今年上半年客户存款平均利率高于去年同期。紫金农商银行与去年持平;其他27家银行上半年客户存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厦门银行、常熟农商银行参考2020年客户存款利率)。如重庆银行、南京银行客户存款平均利率分别下降0.14、0.2、0.25个百分点至2.87%、2.32%、2.31%;无锡农商银行、瑞丰农商银行、重庆农商银行客户存款平均利率分别下降0.02、0.03、0.05个百分点至2.33%、2.24%、1.96%。
分析人士认为,很多上市银行客户存款平均利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货币政策方面,运用减RRR、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优化存款利率监管,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法,促进降低融资成本,减少银行高息取存款冲动。此外,资深宏观分析师周表示,部分银行客户存款利息支付水平下降可能与部分银行的债务结构有关,比如负债倾向于银行间负债;也可能与之前一系列高息产品的撤退有关。
监管高压之下银行揽存理性回归
虽然超过60%的a股上市银行客户存款利息支付水平有所下降,但不同银行类型之间的分化仍然突出。从数据来看,地方银行的存款成本普遍高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客户存款平均利率排名前十的a股上市银行中,有9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包括重庆银行、桂阳银行、Xi安银行、厦门银行、无锡农商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江阴农商银行,只有一家是股份制银行
事实上,能够进入a股市场的本土银行已经是同类银行中的佼佼者。由于在知名度、业务量和客户数量上的优势,其存款业务发展能力将明显优于同类型未上市银行。周指出,“上市银行是国内银行的‘代表’,整体经营能力相对较好,负债渠道相对较广,部分未上市中小银行的负债压力仍然较大。”
由于网点覆盖面、业务范围、品牌号召力不如大银行,过去一些中小银行长期依赖高息存款,通过互联网平台异地取存款,使得负债端规模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在最近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中,央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详细阐述了部分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的行为及危害。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末,约有89家银行(其中中小银行84家)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约550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27%。平台存款产品利率普遍较高,最高年利率为4.875%,已达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的上限。一些银行为了吸引客户,甚至通过缩短付息期限、提供现金奖励或发放购物凭证等方式变相提高存款产品利率,突破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要求。例如,银行五年定期存款每三个月支付一次利息,利率将达到4.1%,而三个月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仅为1.1%。
为了防范风险,规范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今年1月1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要求商业银行依法合规开展互联网存款业务,不得利用互联网违反或规避监管要求,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业务,合理控制负债成本。3月2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其中再次提到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吸收存款应遵守相关监管要求。同时,不得采取违规返利存款、通过第三方中介存款、延迟支付存款、贷款转存存款、提前档计息等非法手段吸收、虚增存款。与此同时,曾经被视为银行存钱利器的结构性存款,也在高压监管政策的实施下逐渐回落。
价格战渐消中小银行负债端还有哪些“文章”可做
伴随发生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今年6月“官宣”了存款利率调整事项,市场高呼高息揽存时代已不再。根据北京商报记者此前调查,在实施当天,已有多家银行调整存款产品利率,例如某银行将3年期定存产品的利率由最高4.125%降至最高3.5%。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指出,近两年来,为推动金融服务和让利实体经济,监管方持续推动市场贷款利率的下行。贷款端利率的持续下行,在存款端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的息差空间会被压缩,而银行为维持一定的息差水平,就会影响存款端利率的调降。他表示,“今年6月,监管方制定了新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从‘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这一机制的变化,降低了因为长期存款基准利率较高,执行利率也明显偏高的情况,也将引导存款利率的下行”。
在监管趋严、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银行负债端承压可能是长期趋势。7月5日,央行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就提到,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存款利率,稳定负债成本。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的管理,依法从严处理高息揽储等违规行为,推动降低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成本。
伴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监管不断趋严,未来银行将如何应对?有分析人士建议,中小银行应逐步拓展客户来源;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在价格竞争之外,可以通过提升金融服务的附加值吸引客户;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采用金融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发挥中小银行的灵活优势,勇于探索,及时发掘新的销售模式。
周茂华认为,银行降低负债成本与银行负债能力、融资渠道、品牌与客户黏性等方面有很大关系。相较而言,大行的负债就有较大优势;因此,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部分中小银行还需要提升经营和风险能力,需要断绝高息揽储的“瘾”,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增加适销对路、有质量的服务,解决客户痛点,增加客户黏性,提升自身市场品牌;拓宽融资渠道,监管也鼓励有条件通过上市、市场化资本工具多渠道融资;在战略上,回归主责主业,深耕区域市场,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