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接近尾声,银行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流向公募的配置资金不断增加。此外,今年以来市场波动加大,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为公募“固定收益”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据统计,截至8月30日,今年新发行“固定收益”基金近400只,总发行规模近4000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均超过去年。目前,全市场“固定收益”基金总规模已达到近1.6万亿元,成为基金公募的重要产品。
在蓬勃发展下,行业冷暖不均。“固收”产品增量大部分流向了资源较为丰富的头部基金公司,而中小基金公司受管理规模、资源、基金经理等不利因素限制,感受不到银行理财资金涌入的幸福感。尽管行业分化明显,但在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和“固收”站位的双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在考虑如何挖渠放水,用更合适的产品承接理财资金的到来。
新规的过渡期将于年底结束。
新规过渡期将于今年年底结束,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将进入冲刺期。
8月24日,据业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召集6家国有银行及其理财公司开会,作出了两项重要安排:一是过渡期结束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可能不再存在或重新开发;二是除严格按照现行监管要求使用摊余成本外,2021年9月1日后理财产品(现金管理产品除外)直接和间接投资新增资产的公允价值优先采用市值法计量。
事实上,在新资产管理条例和新金融管理条例确定的监管格局下,非净值理财产品加速退出。据银行登记托管中心8月13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以下简称《理财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0万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0.39万亿元,同比增长17.18%和51.06%,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近八成。
在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公募基金一直被认为是最适合承接理财基金的方向。公开发行“固定收益”产品与理财资金溢出密切相关。
“事实上,‘固定收益’产品的爆发不是由投资者推动的,而是由银行的行政命令推动的。”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她判断,理财资金转向的趋势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今年年初,我们对‘固定收益’业务寄予厚望。目前银行理财和银行理财子公司需求不多。一些基金公司中标了银行的“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但总金额仍然相对较小。未来,如果银行理财子公司逐步规范估值方法,监管体系将趋于一致,对公募‘固定收益’业务的需求将更大。”
“固定收益”业务参差不齐。
业绩方面,中泰证券(600918)统计了2020年6月30日前成立的“固定收益”基金。截至2021年二季度,均衡型、进取型、稳健型“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3.49%、3.64%、3.11%,正回报基金占比分别为93.82%。
与银行融资相比,t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该行理财子公司对“固定收益”产品的需求日益从过去的专户产品转向公募产品。
003010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共有325家银行机构存续理财产品,余额15.79万亿元,占全市场的61.20%;24家银行理财公司、4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获批建设,其中正式开业21家,存续余额10.01万亿元,占全市场38.80%,超越股份制银行,成为全市场产品存续规模最大的组织类型。
“过去,投资产品较多,公开发行较少。现在将会有更多的公开发行。”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主要是因为过去该行理财子公司以资金池的形式管理产品,所有产品都在一个大的资金池里,所以才有可能拿出一笔钱来做专门账户的定制产品。现在都是净值型产品,每个产品规模有限,经常面临客户的申购和赎回,对流动性要求较高,投资公募更合适。
在蓬勃发展下,冷暖不均现象依然明显。银行理财增量资金主要流向资源较为丰富的头部基金公司,而中小基金公司受管理规模、资源、基金经理等不利因素限制,感受不到银行理财资金涌入的幸福感。
截至8月30日,今年发行的“固收”产品中,规模超过50亿元的“固收”基金有13只,其中E基金3只,广发2只,其他产品分别来自南方、郭芙、中信保诚、太平,其中规模在千亿元以下的只有太平基金。
创造更适合金融需求的产品。
银行青睐什么样的公募“固定收益”产品?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各家银行理财部门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对产品的需求不同,对权益持仓的需求在5%到40%之间,其中对权益持仓在30%以下的产品需求相对较高。对于权益仓位较低的产品,通常要求收益率高于债券;对于权益仓位较高的产品,一般要求6%。
以上的收益率,回撤要控制在2%以内。“银行在挑选‘固收+’产品时,还要看基金产品过去2年、3年的业绩,能够在同类产品中排名50%以上、回撤控制得不错、按照绝对收益思路管理的产品,可以进入银行的白名单。但想要成为主推产品,还要综合考量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是否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以及费用、资源、日常的合作等因素。目前有很多银行直接与大型基金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合作发行产品。”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告诉记者。
中小基金公司也并非毫无机会。北京某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合作的主要对象是城商行等中小银行,这类银行为了吸引投资者,对“固收+”产品的收益率要求会更高一些,在资产配置中权益比例相对更高,也会认可基金以一定比例参与一些高收益债的投资,通过适当的信用风险下沉获取业绩弹性。此外,也有银行定制一些纯债类产品,以适配风险更稳健的投资者的需求。
不仅银行在加速转型,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也在考虑如何挖渠引流,用更合适的产品来承接理财资金的到来。
鹏华基金固定收益总部专户债券投资部总经理张佳表示,“固收+”产品需要精细化管理,体现的是团队综合能力。想真正做好“固收+”产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理念正确,始终与客户需求相匹配,与客户的投资目标保持一致,让客户真正赚到钱;二是完善人员架构,在同一个团队管理股票、债券资产,容易形成比较一致的策略,做好大类资产配置;三是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线规划,根据零售端、机构端客户需求,做好仓位、久期管理,严格地控制组合回撤;四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对绝对收益产品、相对收益产品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五是拥有强大的研究支持队伍,通过研究平台输出成果,提升团队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