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见习记者许盈。
近日,部分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接到监管部门口头通知,对券商管理的集合产品增加投资比例限制,单一产品雪球投资比例不得超过产品净值的25%,除非所有投资者均为专业投资者且单一投资者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元。此外,自9月起,不符合要求的雪球产品不予备案,存续产品运营不受影响。
投资比例的监管限制。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部分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和基金子公司收到了关于雪球产品监管的相关通知。因为电话通知,各个经纪人的说法不一样,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
根据业内流传的文件,来自监管的指导内容包括:单一产品投资雪球结构期权的比例不超过25%,所有专业投资者和1000万以上个人投资者的封闭式集合计划可以豁免;做好投资者适当性,产品风险水平要与雪球风险相匹配;加强信息披露,在合同中明确产品被敲入的风险,并在产品运行过程中出现敲入时给予投资者特别提示;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不建议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代销雪球产品;9月起,不符合要求的雪球产品不予备案,不影响存续产品的运营。
一家大型券商的资产管理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他接到了相关部门的电话通知。负责人说:“这是一个新老口子,一个老产品一个老方法,一个新产品一个新方法。为了满足要求,新产品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会卡在备案流程中。”
另一位衍生品相关领域从业者告诉记者,“新的监管政策对券商管理的集合产品增加了投资比例限制,要求单一产品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产品净值的25%。除非所有投资者均为专业投资者且个人投资者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元,否则此类封闭式集合计划可免于25%的投资比例限制。同时,25%的比例限制不仅包括雪球结构期权,还包括与雪球挂钩的各种场外衍生品和收益券。”
防止打字风险。
“个人投资者购买雪球相关产品的难度肯定更大,因为这个系统的设计是为了防止不合适的个人投资者误解雪球的含义,从而在打字后造成损失和不可接受的情况。对于券商资产管理来说,雪球等产品的发行量有望减少。”对于此次监管的影响,某头部券商衍生品业务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陷入横盘震荡,被认为“适合动荡城市理财”的雪球产品,也成为场外衍生品中脱销的明星产品。今年上半年,不少券商推出的雪球产品一度以“秒光”推出。
名为“雪球”的产品全称是“雪球式自动敲入敲出券商收益券”,是一种场外期权模式。目前雪球产品多由大型券商发行,主力是一流的场外期权交易者。据悉,与沪深500等指数标的挂钩的雪球产品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一般券别为15%~20%,敲入价为75%~85%,即安全垫亏损15%~25%。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监管政策对纯雪球产品影响较大。一位私募人士表示,“雪球设计的条款和产品一开始都非常优惠,但回报率也在下降。当初年化收入高达25%,最近已经降到10%以上。现在投资比例限制在25%,未来发布的雪球产品的吸引力会进一步提升
量化爱芳私募资产的投资总监姜开表示,雪球结构产品存在一定风险,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的预判是否准确。据其介绍,雪球结构产品主要有两大风险。一是下跌带来的敲入风险,即本金损失的风险;二是产品因价格上涨而提前出局后的再投资风险,即雪球产品提前出局后,投资者会发现收益率更高的资产的风险。
规范销售,做好适度工作。
事实上,监管已经注意到雪球产品的普及,近期一直在加强相关产品的监管。
8月3日,监管部门向各券商发文,要求加强“雪球”产品风险管控,提醒各证券公司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加强相关业务条线合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下一步,监管将加强对证券公司发行雪球产品的适当销售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检查。对于风险管控不足的公司,将依法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不同程度的问责。
中国证券业协会7月发布的场外交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当月场外衍生品业务存续规模创历史新高,达1.65万亿元。这一数字环比增长12.29%,与去年7月的8288.24亿元相比,激增了8000多亿元。今年以来,雪球产品在一批场外衍生品中脱颖而出,让业内人士大呼“出圈”。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雪球产品的爆涨是由于市场上低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越来越少,而雪球结构产品在不发生下行风险时具有一定的券别,是对原本偏好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者较为接近的替代。另一方面,由于场外衍生品业务利润丰厚,券商也积极推动。
在本轮监管中,特别提出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产品风险水平要与滚雪球风险相匹配。同时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不建议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代销雪球产品。
据了解,此前雪球产品的宣传销售渠道并不局限于证券公司,部分银行理财端的销售渠道按照“准固定收益”宣传雪球产品,夸大收益,强调亏损概率极小,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一些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