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最近大幅降温。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6.04万亿元,创下2017年6月以来新低。
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变化,可以从近期各家银行网点的销售情况中反映出来。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部分银行网点发现,投资者“不愿意”购买结构性存款,银行也“不喜欢”出售。与银行和投资者的态度一致,监管部门一直在严格控制结构性存款,但个别银行仍存在“假结构”现象。
结构性存款规模创4年新低
自去年监管部门发文要求银行严格控制结构性存款规模以来,这类产品的存量不断压缩。虽然今年年初短暂反弹,但2月以来连续5个月下滑,5、6月份规模低于去年底。其中,6月结构性存款规模较2020年4月峰值下降50.24%。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6.04万亿元,环比下降4.89%,同比下降44.21%,创2017年6月以来新低。从结构上看,大型银行个人和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下降7.3%和6.21%,中小银行个人和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下降1.88%和4.27%。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结构性存款发行1496只,环比下降6.67%。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1447笔,美元结构性存款49笔。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结构性存款规模创下四年新低有两个原因。首先,政策仍在引导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促进实体经济银行债务成本和融资成本下降;其次,银行也在积极降低结构性存款的数量和价格水平,以控制吸收存款的成本。
结构性存款曾经是银行高利率存钱的重要工具。然而,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结构性存款的利率不再占主导地位。荣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新发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7%,较上月下降2BP,较上年下降18BP。
“结构性存款利率下降主要是监管加码和央行降息所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存款利率整体下调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减弱。
“目前购买结构性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越来越少。”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财务经理告诉记者,大部分客户会选择把钱投资到回报更高的金融领域,而保守的客户转向购买保险产品,激进的客户转向购买基金。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监管部门限制高利率和储备资金的态度非常明确,意在降低商业银行债务成本,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空间。预计后续结构性存款规模增长空间有限,甚至还会继续下降,在存款中的占比仍将较低。
理财经理推销仍称“保收益”
今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对虚假结构性存款的罚款。7月1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4家金融机构开出了近3亿元的罚单。除了理财和同业,还有3家银行因结构性存款被处罚。其中,民生银行涉及发行虚假结构性存款产品;商朝
尽管监管机构一再下令,但仍有银行网点出售假冒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将挂钩衍生产品的行权条件设定为几乎不可能触发事件,使得结构性存款从名义上的浮动收益产品转变为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产品,投资者基本可以获得中间收益。
例如,一家股份制银行目前销售6种结构性存款产品,均为三层收入结构,挂钩衍生品主要以欧元/美元即期汇率为基础。该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这些产品一般可以按中档收入支付,而低利率以前从未出现过。
明确建议“未来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假结构性存款’的含义和禁止行为,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和违规处罚力度,加大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风险合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