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存款外部渠道有限的多层压力下,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吸收存款的压力越来越大。然而,《证券日报》记者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许多私人银行发起了向客户提供信贷以吸引储户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综合计算存款的隐含权益和原始活期利率,部分存款产品的隐含年化收益率可能会接近7%。
有银行业人士指出,加分类似于之前发放的“加息券”,属于“换汤不换药”。本质上,它们都是通过提高价格优势来吸引客户。这种方式涉嫌违规,未来可能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
高积分返利成“新花样”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监管部门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对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监管后,银行业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的个人存款余额一直在下降。截至6月末,余额为4043亿元,较1月减少1260亿元。作为互联网存款的主力军,告别第三方平台后,如何“找到出路”成为当务之急。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不少民营银行利用积分返利的方式加大存款产品的宣传力度,即每次存入一定金额的存款,都会将一定金额的积分返还给储户,可以换取吃喝玩乐等各种福利,还可以享受各种权益。
比如中邦银行最近推出了“大满贯赛事”,可以用来兑换微信减费、充值话费、代金券等。具体来说,每存一万元的三个月定期存款,储户持有时可获得7500枚邦豆,相当于人民币75元。据记者了解,虽然积分不能直接兑换现金,但更受用户欢迎,很多用户是来领福利的。
在另一家私人银行的存款返利营销活动中,一些存款产品在叠加积分价值后转化为高达近7%的收益率。“活动已于7月底结束。这样的活动不可能一直存在,银行也需要盈利。”该行客服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如果将产品本身的利率与转股权叠加,将会大大增加该行的融资成本。
易观国际高级财务顾问苏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线上渠道存款后,积分和金币转化为虚拟权益的行为与以往线下存款送礼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相似,属于银行存款营销,意在留住客户。
为什么屡禁不止?
为了推动创新,促进生活,很多中小银行其实都在探索线上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但这是否意味着要发挥监管作用?这样的营销方式会受到监管标准的限制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专家。
苏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内存在一定争议,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捐赠权益与存款金额是强相关还是弱相关,是否被视为“边缘球”或正常营销手段需要具体分析。第二,目前大型互联网平台都有完善的用户信用体系,对非存款产品的投资也可以通过体系的改造来换取各种权益。如果银行信贷营销被完全禁止,互联网平台是否会陷入监管萧条还有待讨论。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禁止这种行为。因此,存款点返利活动处于灰色地带。”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世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监管部门是否会严查此类活动,还需看市场发展。如果监管部门认为不合适,通常会给予窗口指导。
事实上,监管部门也通过赠送礼品的方式对银行存款进行了监管和约束。此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号文件,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采取以下措施非法吸收、虚增存款,包括违规返利(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礼品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通过第三方中介吸收存款(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金融中介吸收存款)。
银行为什么敢顶风作案?“从资本补充角度看,中小银行需要丰富和多元化资本来源,优化资本结构;从节约资金的角度来看,中小银行需要加强客户的精细化运营。中小银行要查补规范监管要求空白,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增强获客和经营能力。”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一方面,民营银行收取准备金的压力没有减轻,另一方面,部分银行员工是幸运的。
王世强表示,民营银行实力有限,客户数量有限,品牌知名度低,只能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存款收益率来吸引客户。民营银行也可以尝试将低息贷款与存款业务挂钩,鼓励客户在自己的平台上进行更多的存款和信用积累,以便日后有资金需求时获得低息贷款。
如何规范中小银行存款产品的营销方式?苏建议,部分民营银行在存款产品的营销活动中,应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留存,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营销力度降低而造成的用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