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险行业纷纷将养老领域作为第二曲线高举高打,其中重资产养老社区模式更为受到推崇,泰康、太保、大家、新华、平安等纷纷选择这一路径,为迅速壮大养老产业队伍贡献了保险力量。
但也需要看到,保险行业缺乏养老问题解决全案、产品服务同质化、养老社区模式主要服务高端客群,针对更广泛客户普适需求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配套解决方案不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养老保障需求尚未得到全面满足。
实际上,保险参与养老市场并不等同于保险必须走重资产养老社区的道路,应该避免陷入这种语境,重资产养老社区只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或载体之一,保险公司可以量体裁衣,选择不同的路径。目前,包括上述机构在内的保险公司在积极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风险保障、长期稳健的财富储备,以及打通医、药、健、护、养全程的高质量康养服务,这将形成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立足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优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亿人,占比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亿人,占比13.50%,与2010年相比上升4.63%。
在此背景下,商业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被寄予厚望。近期,慧择奇点研究院与西南财经大学“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金融创新发展”研究团队联合发布《商业养老保险消费新趋势》的研究报告显示,新时期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潜力巨大,且将迎来多重发展利好,而养老保险消费也将呈现年轻化、中高收入群体消费潜力获得释放等新趋势。
例如,政策引导:政策顶层设计出台推动第三支柱快速发展;制度红利:个人养老金由产品制转为账户制;税收优惠:财政税收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支持;投资运营: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数字赋能:数字化升级赋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机会成本:持续的低利率水平降低机会成本;观念变化:从“养儿防老”到“投保防老”。
摆在保险行业面前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顺势而为、积极作为。首先,应该是立足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优势。
例如,友邦保险的探索或有一定借鉴意义,其创建了“养老财富”和“养老健康”两个账户。例如,“养老健康”中的3款产品覆盖养老客群特别关注的慢病管理、癌症保障等问题,以及退休前人群对于中高端医疗的特殊需要。其中,针对养老规划意愿强烈,却因“三高、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等慢性疾病等原因导致可承保性低的“次标体客户”,其中2款接纳次标体客户,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此外,还有1款产品为目标客群生活不能自理时提供护理相关所需的经济支持。
在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看来,保险公司布局养老领域应该把握六大要素,包括清晰的目标定位、精细的客户分层、充足的风险保障、专业稳健的资金管理、全旅程康养资源整合、高质量的陪伴和规划。21世纪的养老是“享老”,当代客户对于养老生活的期待是多元且高品质的,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能够深刻洞悉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风险保障、长期稳健的财富储备,以及打通医、药、健、护、养全程的高质量康养服务。这既是当前背景下保险公司自身发展的机会点,也是养老行业革新的突破点。
大家保险总经理徐敬惠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保险行业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独特价值。“在养老风险保障上,发挥好风险管理的独特价值,围绕国民对长寿风险、健康风险和资产传承的管理需求,提供年金保险、长期护理险、失能保险、终身寿险等产品。在养老资金管理上,发挥好长期投资的专业优势,一方面,为国民提供跨周期、安全、稳健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为康养生态打造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在服务能力建设上,深化养老产品与健康管理及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提供一体化的养老保障服务,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大家保险还针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不同需求的客户,开发出了多款养老服务方案及保险产品。
整合全旅程康养资源和生态圈
近年来,保险行业竞相选择重资产养老社区。究其原因,保险公司经营养老社区,遵循的是生态竞争的逻辑,比拼的是“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跨领域价值网络的能力,即按需对服务资源进行有效聚合与重组的能力。在健康和养老领域,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和支付手段,拥有核心场景,居于生态体系的核心位置,具备天然的竞争优势。
从对养老产业资金支持的角度看,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等特点,这决定了保险资金与养老、健康、医疗等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和良好的匹配度,可以为养老事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助力养老生态打造。
这无可厚非,但发展重资产更要量体裁衣。国家卫健委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与之相对,当前养老保险市场上,居家社区养老配套服务匮乏,部分养老机构受众狭窄、准入门槛高,缺少完整的养老产业生态系统等现实问题客观存在。这意味着,在保险行业扎堆进军重资产养老社区的同时,不应忽视其他选项,包括租赁、合作的轻资产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以及医、药、康、养、护等综合和配套能力。
换言之,保险行业可以通过整合全旅程康养资源和生态圈,提供覆盖退休前至退休后各个阶段的全旅程康养服务体系,实现对不同养老阶段、不同养老方式以及更广大客群的全覆盖。
以目前热门的“医药险”模式为例,泰康在线副总裁丁峻峰表示,虽然“医药险”模式已成大势所趋且未来可期,但仍面临着挑战。“医药险”模式需要克服的核心问题就是聚量,即聚集患者、聚集用药需求,形成足够大的支付体量。医保目录外药品,是商保目前聚合支付的机会和切入点。其次就是与医药、医疗产业的衔接紧密度问题,因双方专业壁垒较高,未建立成熟的协同和落地实施机制,目前商保更多的是扮演被动支付方的角色,未来还要逐步完善,需要行业共同努力。
徐敬惠强调,保险行业在将保险价值链向养老领域延伸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握好边界和重心。在养老生态布局方面,保险行业通过股权投资、战略合作、带量采购等方式,逐步将产业链延伸到“医、药、健、护、养”等领域。“跨界”之后如何“出彩”,保险业需要时刻认清布局生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营重心始终是保险业务,服务对象始终是保险客户,生态布局强调的是对保险本业的协同与赋能,是立足自身、完善自我的过程,而不是割裂式的分散投资。需要高度关注产品端与服务端的协同发展,推进产品服务化和服务产品化,实现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与保险产品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