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为备战这一方案的落地,不少银行已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资产配置策略及其架构设置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距离《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下称“评价方案”)7月1日正式实施,已经进入倒计时。业内人士认为,评价方案的发布及施行,将深刻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及业务重点。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为备战这一方案的落地,不少银行已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资产配置策略及其架构设置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方案扩展绿色业务范围
与此前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版的评价方案对绿色金融业务范围进行扩展,明确了绿色债券的范围、新增了“绿色理财”业务。总体上符合绿色标准的业务包括绿色贷款、绿色证券、绿色股权投资、绿色理财、绿色信托和绿色租赁等。
评价方案暂时未将所有商业银行纳入其间,仅覆盖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在内的24家银行。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表示,绿色金融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具有较强的激励约束作用。针对这一指标体系,商业银行应当做到重点突破。
“在商业银行具体实践层面,重点需要加强两个方面,一是要保持绿色贷款与绿色债券持有量的稳步增长,二是要加强绿色金融配套建设。”罗施毅表示。
作为国内最早探索绿色金融的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当前已在目标规划、组织架构、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开展绿色金融给予倾斜。2021年,该行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五年规划,明确到2025年,该行绿色金融业务的余额、服务的客户数都要在2020年末的基础上翻一番。
作为境内首家城商行“赤道银行”,江苏银行已组建绿色金融组织架构,构建了绿色金融专业经营体系。2021年该行计划绿色信贷增速不低于20%,清洁能源贷款增速不低于50%。在产品体系方面,该行将完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贸易融资等绿色金融产品。
今年5月,不少银行纷纷公布在绿色金融业务上的布局。邮储银行正式签署采纳《负责任银行原则》;浦发银行发布“浦发绿创”品牌,并推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3.0》;恒丰银行发布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宣布未来5年该行将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的绿色金融专项支持额度;华夏银行明确提出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自身“碳中和”目标,着力构建ESG理念下的绿色金融新特色、新优势。
未在此次评价方案名单中的银行,也积极响应趋势。湖州银行一位副行长告诉记者,目前评价方案的定量评价维度暂覆盖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持有量两类品种,其中,绿色贷款原本就是该行资产配置的重点,下一步该行仍将持续扩大绿色信贷资产配置,同时也将结合该行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绿色债券投资。
绿色债券迎来机遇
商业银行是绿色债券市场最主要的投资者。此次评价方案涵盖范围有所扩大,既对绿色债券持有量有了评价考核,也将经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认证为绿色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纳入金融机构绿色债券持有量统计范围。
中证鹏元评级研究发展部研究员高慧珂认为,将绿色债券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对绿色债券投资,为绿色债券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促进国内债券市场扩容发展。
新世纪评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长,发行总额已超过2020年度发行总额50%以上。
“尽管中国的绿色债券发行时间较晚,但整体规模增长迅速,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这位湖州银行副行长认为,绿色债券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绿色债券还没有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要求,目前只对发行前和存续期的信息披露有规定,还需关注到期时的信息披露,需要对整个运营过程提出全面要求。
绿色理财方兴未艾
此次评价方案还将绿色理财纳入到绿色金融业务的界定范围内。人民银行表示,由于国内尚无绿色理财明确定义,且统计方法不完善,暂时不能纳入定量考核指标,待日后标准和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再正式纳入考核。
虽然绿色理财的范围还未有明确定义,不过市场上不少银行或理财子公司发行了很多与“绿色”有关的ESG理财产品,绿色理财的蓬勃发展为绿色金融带来了可观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经发售60余只绿色概念的ESG主题理财产品;今年4月,中银理财发行了市场首批以碳达峰为主题的理财产品;日前,渝农商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该行首款绿色金融理财产品。
对于此类产品的特点,湖州银行这位副行长表示:“当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绿色理财产品主要是从资产端进行特色化设计,例如ESG策略投资、绿色债券投资等。”他透露,去年该行发行的绿色理财产品则着眼于资金端的设计,为在垃圾分类实践中的标杆企业、社区或家庭提供专享绿色理财。下一步,湖州银行计划将绿色理财的产品设计与更多的绿色行为相配套,力争将绿色理财发展成为该行理财业务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