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李宁
从全民基金热到迅速消退,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临近2021年上半年的时点,如今的“基金热”看起来已经销声匿迹。
知乎上有人提问,2021年是全民基金热的一年吗?显然不是。
历史上看,今年年初的全民基金热的现象并非独特,闭着眼买基金都能赚钱的年代,早在十余年前就大行其道。
只不过,基金投资娱乐化,基金经理明星化,基金产品主播化等,今年无非借助于更多互联网工具与呈现方式大规模传播。
或者说,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每隔一段时间总会不断上演。盲目,狂热,寄望于在缺乏专业投资知识的情况下迅速暴富心态,多数人最终将以黯淡收场。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427家,管理基金数量106345只,管理基金规模17.82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5月份,在基金业协会新备案的私募基金数量较4月减少至2551只,环比下降17.55%;而与3月新备案基金数量(3435只)相比,减少近900只。今年以来,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连续两个月下降。
截至5月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906家,较上月减少14家,环比减少0.16%;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922家,较上月减少25家,环比减少0.17%;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9家,与上月持平;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590家,较上月减少13家,环比下降2.16%。
而另据媒体消息,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已经超过110只,同比激增超过200%。
站在年中,回顾今年以来的基金热与迅速的降温,有哪些经验与教训,继而展望明天,投资者网《思维?谈》日前独家对话了晨星中国基金研究团队。
晨星(Morningstar, Inc)于1984年在美国芝加哥创立,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基金及股票的分析和评级,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投资研究机构之一和国际基金评级的权威机构。
晨星年度基金奖普遍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奖项。以2021年晨星中国年度基金奖为例,在数千只基金中,总共获奖的基金只有5只,含金量可见之高。
《思维·谈》:年初A股市场“基金热”备受社会关注,到近几个月以来,又似乎比较低迷,晨星如何看待今年以来的市场变化?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团队:自2018年以来随着流动性趋于宽松,银行理财以及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随着市场利率走低而出现持续下跌,但同时偏股型公募基金在2019-2020年的股市上涨中体现了较强的赚钱效应,亮眼的业绩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入市,其中也不乏部分因银行理财和货币等产品收益率逐渐下滑,主动寻求更多增加财产性收入的理财投资者。
此外,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近年来入局线上基金代销业务,也让更多年轻的群体接触到公募基金这一理财方式。但是,大部分近期才接触基金投资的“新基民”主要是受到近两年基金持续上涨收益率的吸引而入市,缺乏明确的风险意识和基础的证券基础知识,还停留在道听途书、跟风投资的阶段,甚至很多人连基金的类别、基金投资运作的原理、以及底层资产都没有认识。
同时,也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将过去两年的高收益作为自己基金投资的收益预期,希望通过基金快速获利,将通过投资基金实现财富自由作为自己的理财目标。盲目入市、对投资收益过高的预期以及风险意识的匮乏使得大多数投资者在今年春节后的市场回调中产生了恐慌的心理,有部分投资者无法忍受市场波动在这轮大跌中离场,新基金发行也预冷。
今年以来这一市场变化说明了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的重要性,我们也看到也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平台利用推送、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来普及投资理财知识、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思维·谈》:晨星目前更看好哪些基金产品?对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都有哪些建议?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团队:无论对于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面对市场上数量众多的基金产品,我们认为学会如何挑选合适的基金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无论是偏股型产品还是偏债型基金产品,都在基金组合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配置作用。
在我们长期跟踪和研究基金的经验积累下,我们认为挑选基金本质上是通过考察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来识别基金经理是具备可靠的能力还是仅仅是运气所致,而其中的能力部分不仅仅是基金经理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他的能力圈,还包括投资方法的一致性与可复制性,我们将这些基本面因素归纳并总结为该基金可复制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基金未来业绩能够持续表现优秀的关键驱动力。
因此,值得长期追随的基金经理,我们认为:1,基金经理投资经验丰富,经历完整的牛熊周期市场的历练,并取得良好稳定的历史业绩。这样的基金经理通常有更加成熟的投资理念以及更加稳定的投资方法以及良好的风险管理措施。
2,基金经理在组合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自己擅长的领域并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这样有助于我们对其投资方法的理解并对其未来业绩建立稳定的预期。
3,国内市场作为新兴市场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不断酝酿着新的投资机会,我们也希望基金经理能够秉持不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圈。
4,我们希望基金经理与持有人利益始终保持一致。这一方面体现在基金经理购买自己管理的产品。另一方面,当基金规模的增长影响到策略发挥时,基金可以适时采取关闭的策略以保护老持有人的利益。
《思维·谈》:我们接触的不少行业人士看来,未来五年能够提供10%以上年化回报的资产可能仅剩权益型产品,例如:偏股型基金,居民可通过投资高收益资产破解‘资产荒’。”对此观点,从中长期角度,晨星是否认同?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团队:我们认同这个观点。从各个大类资产长期发展的走势来看,货币政策的逐步宽松使利率下行空间打开,同时刚兑打破、信托、债券型产品、银行理财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还会继续下行,房住不炒的政策使得房价的回报率受到约束。
因此,从中长期来看,为了解决居民财富收入的保值增值问题,股票类资产或者偏股型基金是可以破解“资产荒”的有效途径。
《思维·谈》:我们关注到,今年晨星评选里面重点提及了ESG,ESG在国际市场都比较成熟,在国内近几年刚起步,它将对基金公司的能力表现有什么影响?另外,对A股将起到多大影响?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团队:晨星全球在2021年正式发布了ESG实践程度评级(Morningstar ESG Commitment Level),从基金公司和产品两个层面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基金公司和投资团队在ESG上的投资理念,以及ESG是如何影响产品的投资决策。
ESG投资最近几年逐渐成为海外机构投资的主流实践,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包括个股个券ESG的定性定量评级、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和代理投票、衡量组合层面ESG表现以及影响力的ESG投研体系。
晨星ESG实践程度评级的初衷也是希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产品和基金公司ESG理念以及实践的信息,帮助他们选择符合自身可持续投资理念的产品。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加大对ESG投研上的投入,一些大型基金公司也建立了专门的ESG研究团队来负责底层资产的ESG评级工作。
但是就目前来看,ESG在大多数国内基金的投资时主要是作为风控参考指标,对投资的约束以及在投资决策上的影响都比较有限。
而且在ESG三个因素中,虽然国内基金在投资时近几年来对公司质地的关注有所提升,但是对环境以及社会方面的关注以及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性上普遍不高。践行ESG的投资理念不仅在投资上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避免或者剔除存在高风险、闪崩抑或“黑天鹅”风险的公司,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运用资本的力量助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思维·谈》:随着外资金融机构投资越来越多,晨星认为,国内基金公司亟待提升的能力还有哪些?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团队:国内基金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公司整体的投资理念日趋成熟、投资管理能力的优势也逐步体现。
如果未来面对与全球的资产管理公司同台竞争,其优秀的投资能力背后的驱动力包括构筑长期投资理念以及可持续投资的公司文化、注重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包括产品的发行依托于自身的投资优势,不跟风发行热门产品,如果产品规模大幅增长影响到策略的发挥要适时关闭基金申购等)、注重长期业绩考核以保证基金投资风格的稳定性和基金任职的稳定性等,以此来提升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