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效,盈利能力走出低谷。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在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a股IPO、股价“稳”、资本补充、资产管理新规、“两道红线”、系统重要性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金融资试点”等关键词充分反映了2021年中国银行业的新趋势、新变化。
a股IPO银行取得丰硕成果
2021年无疑是银行a股IPO的又一个好年景。
2021年,重庆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此外,兰州银行成功获得中国证监会a股上市核准。
根据证监会对首发申请人的最新披露,目前仍有12家银行在a股市场外等待,这些银行的审核状态已提前至“预披露、更新”阶段。
由于几乎所有大型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都已登陆资本市场,未来将有大量中小银行冲击a股IPO,对于这类资本补充难度较大的银行而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资本补充方式。
上市银行试图“维持”股价稳定
自2018年a股上市银行股价稳定方案首次实施以来,上市银行每年都在推进股价稳定方案,这一情况在2021年达到高潮。
今年以来,上市银行股价压力明显,出现大面积“破网”。上市银行的大股东和董事频繁“紧急援助”增持自己的股份。
据统计,2021年共有10家银行推出股价稳定方案,覆盖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类型,“维稳”银行数量创近年新高。
上市银行大股东、董事增持无疑释放了积极信号。他们增持反映了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助于恢复银行股估值。
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经济平稳增长的总体基调,将支持银行估值的提升,银行股有望在明年走出低谷。
资本补充继续发挥作用
随着政策的推动和需求的旺盛,2021年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步伐将继续加快,资本补充方式百花齐放,“十八大工具”即将上阵。不仅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被很多银行频繁使用,上市银行的配股方式也再度火热。
2021年,共有50家银行发行了多达63只永久债券,额度为5855亿元。与去年相比,发行银行的数量和发行债券的数量都有所增加。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发行额度将在2021年再创新高。2021年全年,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总发行额度达6172.73亿元,较去年增加数十亿元。
与永续债一样,二级资本债发行持续增加,这与中小银行发债比例不断提高有关。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银行仍是主要发行主体。虽然这些银行的单一债券规模较小,但在补充这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定增、可转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相比,配股具有不受市净率限制、资本补充迅速等优势,逐渐成为上市银行的“新选择”。2021年,三家上市银行完成或推出配股计划,也拓宽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2021年,各种“补血”工具轮番使用,使得银行的封顶
2021年即将结束,资产管理新规过渡期进入最后“倒计时”。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已进入冲刺阶段。大部分银行机构能够如期完成净值转型整改任务,少数银行面临无法按时完成整改的压力。
根据银行金融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净值型产品占比86.56%,较去年同期提升26.08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虽然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顽疾”,主要包括摊余成本法估值局限、现金理财整改等。
“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都会如期完成整改目标,但不排除个别产品通过多层叠加规避监管或因整改压力过大而无法如期完成的可能。”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明确表示,一方面,商业银行和财富管理公司应主动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和指导,压实主体责任,推动规范转型。
零一研究院院长于百成对记者《证券日报》表示,在稳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改善中长期收益表现,将是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严格执行“两条红线”政策。
去年底,央行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要求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并设定了银行房贷比例“红线”指标(以下简称“两条红线”),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两条红线”政策的实施使房地产金融监管更加完善。
2021年以来,银行严格执行“两条红线”政策。在“两条红线”的严格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明显加大。
RealData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环境将进一步改善,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和放款周期仍有优化空间,这将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交易在今年底和明年初企稳回升,交易量回升后,
止跌趋稳。系统重要性银行亮相
2021年10月份,市场呼声较高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终于落地,共有19家银行被认定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涵盖了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家城市商业银行,并按系统重要性得分分成四组(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这19家银行在规模、业务、服务水平等各方面都走在行业前列,并在金融体系中极具重要性和代表性。
与之配套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还应满足一定的附加资本要求,附加资本要求在0.25%到1%之间。
虽然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目前均满足所对应的附加资本要求,但考虑到未来所面临的业务发展约束条件更多,适当进行外源性资本补充,可预留一定安全边际和缓冲区间。因此,自10月中旬以来,系统重要性银行也在纷纷提前筹备“粮草”。配股、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的发行中,均出现了该类银行的身影。
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主力军
2021年,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成为理财市场存续规模最大的机构类型,引领行业新方向。
自2019年6月份,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开业至今,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全面发力,银行理财子公司阵营逐渐壮大。截至目前,已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含中外合理财公司)开业或正在筹建。
伴随银行理财子公司阵营的不断壮大,其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也水涨船高。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今年新发产品数量为10604款,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747款,增幅高达183%。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新产品稳步进场带动理财规模企稳回升,市场份额占比稳步增加,已成为理财市场绝对主体。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存续规模达13.69万亿元,较年中增长36.75%,同比增长2.75倍。
养老理财试点正式启动
2021年9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选择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四家机构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已于12月6日正式发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养老理财产品丰富了长期投资的渠道,满足广大居民养老投资理财需求。也为金融业带来了长期融资工具。
根据上述《通知》,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阶段,单家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以内。从销售端来看,试点开闸吸引了一批“尝鲜”的人。四款养老理财产品一经发行,就受到了抢购。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推动养老理财试点工作更加顺利且走向成熟,一方面离不开政策支持、战略引领,制定细致的养老理财发展规划,通过税收优惠等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技术人才建设是加强养老理财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