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
从发行数量来看,私募FOF(基金中的基金)无疑在今年迎来了一个光明的时刻。截至12月19日,今年已发行2322只FOF基金,去年全年为1303只。
然而,随着私募FOF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简单堆砌明星私募管理人,提高主动管理能力等。某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2018年以来成立的众多FOF产品表现不佳。
业内人士认为,在居民财富增长需求转向净值型产品的过程中,私募FOF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行业仍处于“野蛮增长”状态。部分FOF经理人缺乏真正的资产配置能力,很多FOF产品没有起到多元化投资的作用。未来,行业肯定会经历几轮洗牌。通过主动资产配置满足投资者收益风险偏好的经理人,将成为FOF行业的“最终赢家”。
亮点:发布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张强(化名)是FOF一家中型私募的总经理。昨晚,他刚刚调查了一位业内私募基金经理。张强笑着说,他最近被朋友称为“研究专家”。
“今年是公司增长最快的一年,因为很多曾经购买非标产品的高净值客户急需替代品,FOF的低波动非常适合他们的需求。而且今年很多知名的主观策略都承压,FOF更为突出,所以公司的管理规模在稳步增长。我还需要对私募机构做更多的研究,真正做到多策略、多管理人覆盖,实现有效的多元化投资。”张强直言不讳地说道。
私募FOF行业今年迎来了一个光明的时刻。据私募网最新统计,截至12月19日,今年已发行私募FOF基金2322只,而去年仅发行私募FOF基金1303只。
朱赤资产总经理卢志刚直言:“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金融机构都主动联系我们。比如券商、信托、家族办公室等机构都调整了朱赤的资产,所以我能深刻感受到市场需求的爆发。近年来,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底层资产向标准化产品转移。FOF具有波动平稳的特点,成为非标产品的替代品之一,行业因此迎来了大发展。”
厦门博富利资产CEO何也认为,在银行理财、信托业转型的背景下,居民财富从非标产品中溢出,催生了大量财富管理新需求。同时,资本市场的赚钱效应也促进了居民财富向权益产品的转移。因此,不仅FOF公募基金的份额从年初的1000多亿元增长到今天的2200亿元,而且私人FOF持牌机构和私人FOF产品的规模也大幅增长。
上海一位FOF分析师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私募FOF行业发展前景巨大。原因有三:一是净值型产品逐渐成为高净值个人的重点配置方向,随着私募行业的大发展,FOF投资将迎来巨大机遇。第二,FOF产品以其低波动的特点,能够满足高净值个人的财富配置需求。第三,私募策略多元化,也为FOF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资产。
痛点:明星FOF很难成为FOF明星。
值得注意的是,在私募FOF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曾有不少著名私募FOF作为“爆款”,但现在看来表现有所欠缺。
2018年3月,中信证券推出“自供流量”的中信证券信托繁荣系列FOF产品,集合王亚伟千人创投、赵军淡水泉(Be
但从上述“爆款”产品成立以来的表现来看,大部分都没有成为FOF明星。
深圳某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上述四大券商发行的明星私募FOF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率均已接近60%。但是,从客户体验来看,很多产品并没有达到预期。有业内人士直言:“投资者体验不好,FOF产品没有起到很好的分散投资组合波动、平滑收益的作用。"
Wind数据显示,2018年,中信证券史圣一号产品亏损超过16%。虽然在2019年和2020年数百亿私募大丰收的背景下,该产品净值已经修复并再创新高,但从该产品的定期披露报告中可以发现,2019年一季度有不少投资者“割肉”赎回。
此外,评价一只FOF基金能否平稳波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夏普比率,即单位风险超额收益。比率越高,投资组合越好。私募网数据显示,招商资产管理集团应晖FOF1的夏普比率仅为0.53,中信证券新乡史圣一号的夏普比率为0.86,国鑫证券复合试点一号的夏普比率仅为0.77。
“虽然私募FOF行业的发展正在加速,但其中包含了很多‘伪FOF’,而典型的一个就是在市场上做一盘私募产品。尽管这款FOF产品非常擅长融资,但由于底层私募基金经理的资产和风格相似,很难充分发挥FOF的真正价值。”上海一位私募研究员直言,私募FOF的本质在于多资产、多策略、多经理人的动态组合,从而在减少波动的前提下获得稳定的回报。目前,大多数全明星FOF产品只为投资者提供购买明星私募产品的渠道,而非真正的FOF产品。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东城CEO徐刚也表示,FOF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也存在被动FOF、主动管理FOF较少等痛点。“FOF基金具有收益来源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散的特点,但现在很多FOF产品仅限于单一投资。
类别资产,偏重于被动组合和基金选择,在资产配置方面提供的附加价值较低,客户体验欠佳。”难点:有效供给难以满足潜在需求
除了资产配置价值尚未完全发挥,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FOF行业还面临着有效供给较少、难以与理财资金对接等难点。
徐刚直言,由于FOF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供给端尚不成熟,为投资人提供的有效供给不足,因此市场对FOF的认知也存在偏差,供求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银行理财、信托逐步打破刚兑而溢出的财富管理需求,针对的是能够通过资产配置平滑波动的主动管理类FOF,但目前这类FOF管理人相对较少。2014年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范围扩展至基金份额后,私募FOF才得以真正起步,近两年底层策略也才开始丰富起来,所以具备中长期业绩、规模较大的主动管理类FOF管理人少之又少,从而导致有效供给稀缺。”上述私募研究员分析称。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以组合基金为核心策略的206家私募管理人中,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私募管理人仅有4家,管理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的私募数量只有14家,而管理规模5亿元以下的私募多达165家。
另外,何阳阳表示,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可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因此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市场最大的金融产品需求者,目前仍无法直接投向私募FOF基金。此外,私募FOF作为非持牌金融机构的FOF产品,在银行代销上也存在一定限制。
广金美好总经理罗山也认为,由于私募基金未被认定为持牌金融机构,因此被排除在很多机构的合作对象之外。同时,母基金天然就多了一层嵌套,因此受资管新规的限制,私募FOF难以与理财资金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