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数量大幅增加,罚款金额同比增长近一倍。在过去的10月,保险业遭受了监管的重罚。算上处罚的原因,虚构业务频频被提及,还有各种方式在秘密岗位包费,比如虚构代理人数、虚构商业石油牡丹中介业务、以代理名义挂直销集团车险业务等。
罚款增加了近90%。
11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今日了解到,10月份,银保监系统向保险行业开出了82张罚单,其中两张仅针对个人开出,公司未予披露。10月份,保险行业共被罚1554.1万元。从罚款和处罚总数来看,10月份罚款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比增长64%,同比增长89.55%。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当局在10月份没有开罚单。银保监局、银保监分局开出的82张罚单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55家,占罚单总数近七成;寿险公司有21家,占罚单数量的近30%;另外四名保险中介被罚款。
具体来看,财险行业的罚款仍占据较大比重,其中财险行业罚款总额为1166.6万元,占罚款总额的近80%,寿险行业罚款总额为246万元,保险中介机构为122万元。
根据公司及高管处罚情况,保险公司被罚款1251.6万元,保险公司高管或个人被罚款285.5万元。顶罚方面,5家保险机构被顶罚,其中北京天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等3家保险机构被责令停止新业务1年。
对于今年10月份罚单、罚款数量的大幅增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忠表示,今年罚单、罚款数量的大幅增加,是因为保险业处于下行周期,开拓市场、发展业务难度大,竞争更加激烈。各种违法行为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为了防范风险,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管措施。
对虚拟企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从处罚的原因来看,编制虚假信息仍是处罚的“重灾区”,为此共开出罚单23张,占罚单总数的近三成。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财务数据不真实、欺骗投保人等乱象也是监管的重点。
此外,为虚构业务开出15张罚单,占总数的20%。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保险公司虚构代理人、向专业中介机构收取费用的现象屡见不鲜。
罚单显示,安城财险德州中心支公司虚构了几名代理人收取费用,而都邦财险日照中心支公司利用保险代理人虚构中介业务收取费用。此外,头部保险公司多个分支机构也存在虚构业务,如PICC延边分公司子公司虚构9笔商业牡丹油中介业务,收取手续费56.91万元。
为什么保险公司频频逆风“造假”?李文忠指出,保险公司出于各种目的虚构中介业务,从竞业角度出发,向无保险销售资格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佣金;为争夺业务,加强对公司相关员工的激励,虚构中介业务向员工支付佣金;保险公司也有可能通过虚构的中间业务设立佣金,用于其他目的。
“一方面,
某保险公司吉林分公司除虚构中介业务外,还存在通过虚构药品配送事项向养殖户支付现金、为养殖保险拨付垫付费用的行为。罚单显示,该公司与医药公司一起,用包括伊通分公司在内的7家分公司投保的91份保单,向258名农户返还现金,共计130.96万元。
保险公司从虚构业务中获利并不少见,但最终也难逃严格监管。去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监管实践中,保险监管部门查处了部分保险机构高管近亲属通过虚列费用、虚构业务等方式非法经营保险中介业务,为保险机构及其高管人员收取费用,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应严格规范保险机构高管近亲属经营保险中介业务的行为。李文忠表示,可以预见的是,保险监管部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对此进行打击。
为减少虚假保险中介业务的乱象,李文忠建议保险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监督检查;保险公司应转变经营理念,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合规教育,主动防范虚构保险中介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