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猪均价同比下降64.92%。解决“猪周期”问题的关键词仍然是“科技竞争力”。
生猪价格的下跌并没有看到任何复苏的迹象。9月15日,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46元/公斤,环比下降1.27%,同比下降64.92%。
进入下行通道的“猪周期”再次引发行业是否会洗牌的担忧。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每一轮猪周期都会带动行业洗牌,扩张过快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资金流的压力,成本竞争力高的企业会在竞争中成长发展。因此,水产养殖企业在调整生产节奏的同时,应加强产业R&D投资,提升科技竞争力,确保未来可持续发展。
“成本高、扩张快的企业,在猪价下行周期可能存在经营稳定性问题。如果企业发展下游屠宰深加工和猪肉及制品营销网络,这类企业未来将有机会成长发展,单纯依靠养殖端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朱增勇说。
总的来说,养殖企业应该通过提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控制能力来对冲当前的风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稳定成本。
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猪价还有继续下探的可能。到2022年下半年,猪价可能最终见底。”至于目前的行业形势,卓创信息分析师牛哲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
根据朱增勇的分析,预计四季度猪价将保持低位。“正常情况下,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会高于上半年。6-8月,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出栏量处于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后期出栏量将继续同比大幅增长。与此同时,虽然猪肉进口量已经开始下降,但预计8月后仍将维持在20万吨至30万吨的水平。四季度生猪价格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仍存在跌破前期低价的风险。由于可育母猪存栏量处于较高水平,虽然近两个月存栏量开始略有下降,淘汰母猪数量有所增加,但产能降至合理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商品猪供应偏松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2022年春节后,养殖主体要做好市场风险防控准备。预计随着2022年下半年供需形势好转,市场形势将逐步好转。”
牛哲也认为,从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本轮猪周期还没有最终见底。考虑到四季度消费旺季的到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预计猪价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反弹,但增长空间有限。
“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缩小规模,尤其是那些养殖一体化的企业。随着母猪存栏结构的调整和繁殖效率的提高,行业平均成本有望持续下降。”朱增勇表示,猪价走势本质上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只有供给或消费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才能改变猪价的市场走势。
成本回落需要时间。
价格的持续下跌减缓了水产养殖企业的扩张。长期来看,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除了不能降价销售的终端产品,饲料价格的上涨也提高了成本压力的门槛。关于解决方案,受访专家指出了“规定”
“目前国内一些生猪上市企业确实放慢了扩张步伐,停止了聚焦产业扩张,加快淘汰低效母猪,加快资金回笼。此外,一些“公司农民”养殖企业降低了代孕户的比例,增加了仔猪的销量。根本原因仍然是明年上半年市场持续看跌。”牛哲说,目前,国家再次收紧环保政策,南方一些水网密集的省份已经启动环保清理。建议养殖环境和养殖条件不达标的中小散养户谨慎补摊,不要过度押注价格上涨。出去参加集会仍然是明智的。
基于行业现状,朱增勇建议,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应及时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行业和市场预警信息,合理调整存量结构,做好降本增效工作。自养养殖户的管理重点应放在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和疾病防控上。外购仔猪的养殖户要计算好养殖成本,如果成本过高,要认真补充栏目。同时,上半年猪价下跌时,冷冻贸易商损失严重,贸易商应根据政府预警信息及时调整猪肉进口计划、进口速度和数量。中长期来看,生猪价格低往往导致养殖户非理性减产。产业扶持政策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因农户养殖资金链断裂导致产能不合理减少,通过市场机制和产业调控政策保障生产和需求形势的自我调整。
至于饲料价格和防疫成本的上涨,部分养殖企业也承认会有成本压力。“大部分集团企业将在下半年重点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头部养殖企业加快了下游链条布局,通过新建工厂或并购等方式建设下游终端,通过自行消化部分猪源,减少亏损空间。随着新玉米上市,玉米价格将持续下跌,种猪的性能将得到改善,每头母猪提供的有效仔猪数量将持续增加,新扩建养殖场的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成本和管理成本将下降,养猪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将逐步下降。但总体来看,养殖企业后期仍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压力。”朱增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