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圣诞订单忽冷忽热:低端产品“爆单”旺季出货价格暴涨出货放缓
多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圣诞订单的价格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这意味着企业要自行消化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加上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公司预计约8%的利润将被吞噬。
张泽兴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圣诞用品生意十几年了。9月1日,当他接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电话时,他正在沟通圣诞订单的发货事宜。“还有最后一批货物要运出去。现在订集装箱很难,很多产品都堆在仓库里。”
去年受海外疫情影响,圣诞订单受到严重冲击。今年很多外贸企业的圣诞订单大增,但普遍面临出货问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8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8月是每年圣诞商品出货的高峰期,但今年考虑到香港存在出货延迟的风险,海外客户一般通过线上看货、签订单的方式提前下单。部分订单较往年提前发货交付,部分订单因订舱困难或运费偏高导致国内仓库积压,给业务经营带来压力。
圣诞订单被困,“难以出海”
数百家圣诞商品商家云集的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全球三分之二的圣诞商品都来自这里。
张泽兴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圣诞树、圣诞礼物等产品,定位于低端。“去年,受海外疫情影响,我们收到的圣诞订单减少了。今年,这一数字大幅上升。”
今年,张泽兴原本按照往年的节奏备货。没想到,海外客户提前2到3个月下单。“今年的圣诞订单,客户的下单时间比往年早了很多,现在已经陆续进入出货阶段。”张泽兴说。
全球圣诞产品主要由中国供应,义乌作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基地,扮演着“晴雨表”的角色。据义乌市商务局统计,5月份,外地客商对义乌各种新款圣诞挂件、圣诞贴纸、圣诞饰品等询价较多,订单上升。
东莞是圣诞节订单的另一个重要基地。东莞市富力居家居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博洋说,“今年客户的下单时间确实比往年要早。我们主要生产高端产品。由于疫情,欧美国家的消费能力也受到影响。这是我们的圣诞节。订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今年的订单比较稳定。”
对于很多外贸企业主来说,虽然圣诞订单有所增加,但普遍面临着货难出海的现实困扰。
2020年下半年以来,欧美港口受疫情影响,导致空箱返程缓慢。此外,罢工、船只延误和一些外国港口拥挤的港口使集装箱短缺更加严重。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海运价格一路上涨。数据显示,与去年8月份每箱3000多美元的价格相比,中美之间的海运价格上涨了约五六倍。
有外贸企业表示,国际物流价格暴涨拥堵,数百万棵圣诞树无法及时离开海外。年出口值约1.5亿元的企业不得不花费200万元租用1万平方米的仓库堆放圣诞树。
广东哈尔滨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森林最近也为圣诞订单发货难而困扰。“现在,我们的很多产品都运不出去,都堆在工厂的院子里。如果下雨,损失会很大。”
运力不足、运价高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除了面临出海的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内不少圣诞产品企业面临订单利润因为疫情等多重因素被吃掉的局面。
高峰在8月26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运价上涨、运输不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中国外贸企业圣诞产品出口,不少企业反映今年圣诞出口高峰面临“有商不赚”的局面。
东莞市银辉玩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电动玩具为主的大型玩具企业。所需原材料包括塑料、电子零件和集成电路产品。今年以来,不断上涨的原材料让银辉玩具负责人肖文典大吃一惊。“塑料、电子配件等材料几乎全线上涨,供应商涨价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银辉玩具负责人肖文典无奈地说。
哈尔滨一代主要生产毛绒玩具。“今年金属、塑料、棉纺织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很多外贸企业在与客户谈判时通常没有定价权。”萧森林说。
多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圣诞订单的价格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这意味着企业要自行消化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对于很多外向型制造企业来说,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另一方面下游实际成品价格未能上涨,大大挤压了夹在中间的制造业利润。
此外,人民币升值也明显侵蚀了出口企业的利润。肖文典介绍,“一般情况下,国外客户提前半年左右下单,以美元结算按合同签订日期计算。如果人民币升值太多,对企业利润影响很大。”
肖文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在海外疫情的影响下,银辉玩具的海外订单一直在波动。此外,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企业预计约8%的利润将被吞噬。
对于徐博洋来说,招聘的问题也是他头疼的问题。富力居公司巅峰时期曾经有500名工人,现在只有几十名。“现在招聘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徐伯阳坦言。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
,众多外贸企业的圣诞订单做下来,利润几乎被吃掉。“现在利润基本上是没有了,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硬着头皮做下去。”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发力塑品牌拓内销
对于出口型制造企业而言,今年,除了想方设法保住外贸订单外,拓展内需市场成为许多企业的新选择。
专家认为,外需方面,未来仍可能继续受贸易摩擦、疫情反复等因素阶段性扰动,所以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或在短期内难以回到往年的正常范围,而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为外贸出口企业调整发展布局、应对外部挑战创造了广阔的回旋空间。面对这样的机遇,许多外贸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出口转内销路径。
肖森林所执掌的哈一代,在多年前就已走上了自主品牌打造之路。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和深耕,目前哈一代已经具备了品牌优势。除了产品生产外,哈一代目前的业务范围还向品牌加盟、动漫授权、赛事合作、方案设计等领域延展。
肖森林介绍,近年来,哈一代在赛事吉祥物领域建树颇丰,譬如成都2021年大运会、杭州2022年亚运会、汕头2021亚青会等大型赛事吉祥物特许生产零售商均是哈一代。第十四届全运会即将开幕,作为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特许制作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吉祥物毛绒公仔产品已经准备就绪。
不过,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对于做惯外销市场的外贸企业而言,拓展内销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通常情况下,外贸企业做内销市场,在渠道、品牌、定价等方面都缺乏经验,这些因素成为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的主要障碍。
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坦言,企业过去只是单纯从事生产制造这一中间环节,对国内市场还比较陌生,企业因缺乏内销渠道、人才团队、市场认知,对如何转内销充满疑虑。
富里居公司在几年前也开始积极布局国内市场,“我们出口的产品是纯合金制品,放到国内销售一段时间,发现销量并不好,不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和使用习惯。后来我们针对国内消费者的喜好,将国外景区工艺品的点子用到产品设计上,制作了既实用又美观的家居用品。”许博扬介绍。
虽然像富里居这样的外贸企业敲开了国内市场的大门,但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反复,国内消费市场同样遭遇了冲击,这也令企业的内需拓展之路并不顺畅。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7月工业、消费及投资均超预期加速放缓,显示当前内需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三季度以来,多项高频数据均走弱,包括房地产与土地成交下滑,工业企业开工率走低,以及旅游出行等活动的降温。7 月经济活动数据已印证,内需各部门增长普遍承压。
在肖森林看来,外贸企业转型拓展内销,最重要的还是要塑造品牌,正是前几年的品牌运营,令哈一代尝到了甜头。“与文化相结合,是我们拓展内销市场的一大方向,企业只要不断求变,才能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
(作者:于长洹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