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庆耀 汇丰粤港澳大湾区业务部总经理
中国制造是许多企业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基地,大湾区物流运输体系发达,聚集了中国80%的供应链企业,拥有300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内供应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大湾区的绿色发展,也将带动中国整体的产业升级和低碳转型。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经济正加快向“绿色”发展。事实上,打造可持续供应链的重要性已成为内地企业的共识。汇丰调查显示,大约四分之三的中国内地企业已经为各种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问题设定了目标,并且几乎所有受访企业都认为提升可持续性能带来多重机遇。
在大湾区,持续多年的产业升级转型、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均为打造现代供应链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三地政府在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低碳交通以及5G等新基建项目上不断加大投入,也为区内产业实现低碳减排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供应链企业在实践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面临各种挑战。以大湾区核心产业电子信息业为例,由于电子信息行业的特性,整个供应链管理中涉及供货商的数量非常大,高风险环节又常在供应链上游。此外,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行业标准,每个大品牌对其供应链厂商也有各自的要求,厂家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实操工具。
由此可见,制订统一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标准并推出可操作性强的评估工具,是打造大湾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为了帮助电子信息企业解决这一痛点,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携手相关机构,在大湾区开展了“绿色供应链创新先锋项目”,推动电子行业的供货商提升环境合规,提高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整体创新能力,从供应链上下游两端着手,树立统一的绿色标杆,促进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也是企业实现低碳运营的必要条件。汇丰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内地受访企业和机构认为绿色和可持续投资的回报不足,并且这已成为他们提升业务可持续性的主要阻力。
在此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许多银行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创新,通过绿色债券、绿色存贷款以及其它与碳减排目标挂钩的金融产品,为大湾区内有志推动低碳转型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财务激励。数据显示,广东绿色融资发展迅速,2020年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超过7300亿元,同比增长了26 %。
此外,香港作为区内的国际金融中心,具备连接国际资本市场的优势,可担当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的角色,引导更多的海外资金支持大湾区绿色项目,同时帮助区内产业制订与国际接轨的绿色标准体系。
通过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对接和协同创新、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多渠道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大湾区正积极探索新型有效的发展模式,在打造可持续供应链的同时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