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业预期“适时RRR减持”有两个窗口期。
本报记者刘琪
声音再次响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日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时表示,中国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及时降低标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比较困难,实施RRR减量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在接受记者《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
11月19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企业家座谈会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中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保持高基数平稳运行面临诸多挑战。”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预测,如果四季度或明年初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为巩固国内经济增长韧性,不排除央行在年底前后再次实施RRR减仓的可能性。
“RRR适时减持的建议符合市场预期。”英国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厚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适时降RRR”具有“稳增长”“保就业”的强烈含义。
今年以来,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今年7月的RRR降息释放了1万亿元长期资金,每年减少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同时,今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整体出口强劲,但从结构上看,部分行业的出口依然低迷。如果实施RRR减产,这些企业的经营压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据记者《证券日报》报道,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三次提到RRR降息,而大部分相关政策调整都在会后不久落地。然而,也有例外。2020年6月17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综合运用RRR减持、再融资等工具,加大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预期的RRR减产最终没有实现。
今年7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及时运用RRR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7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因此,“及时”意味着央行对于RRR减持有相机选择的灵活性。从综合分析师的角度来看,如果实施RRR减产,有两个重要的窗口期。
现在是本月中旬。央行今年7月实施RRR降息时表示,RRR降息是货币政策恢复正常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资金一部分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偿还到期的中期贷款便利(MLF),一部分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收高峰期造成的流动性缺口。从本月来看,9500亿元的MLF将于15日到期,为年内第二高水平。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12月降低RRR替代MLF的概率较高。目前一般贷款的加权利率仍需进一步向下引导,RRR降息替代MLF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资本成本,进而传导至资产端,有利于降低实体板块的综合融资成本。
第二,国家执行
王庆认为,如果年底前后下调RRR,将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PPI和CPI“剪刀差”的背景下,可以缓解中下游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RRR降息已经是“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不会带来泛滥效应,也不会带动信贷和社会金融增速大幅飙升,更不会推动宏观杠杆率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