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银行宣布将增持高管,从而向市场传递信心。分析人士认为,银行高管频繁“掏腰包”,积极增持自己的股票,可以在短时间内刺激相关股票。随着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提升,业绩改善的确定性兑现,估值仍处于低位的银行股未来修复势头强劲,部分优质银行股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高管增持以传递信心。
9月6日晚间,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配偶于9月1日至9月6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买了公司股票,总购买价格为每股17.15元至18.56元。此次增持中,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行长胡跃飞、监事会主席秋微均有动作。
从8月31日到9月1日,不仅平安银行,上海银行的许多高管也增持了60.5万股。9月5日晚,苏农银行董事长许晓军宣布增持公司a股不低于100万元。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上述三家银行外,今年以来,成都银行、浙商银行、弄玉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张家港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常熟银行、紫金银行、长沙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发布公告称,高管有意购买或已购买公司股票。其中既有主动增持,也有因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而被动增持。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银行高管的接连增加都与银行股走势有关。今年以来,虽然表现尚可,但银行板块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并不抢眼。高管真实资金的增加,自然是为了向市场和外界传递信心。”市场分析师分析。
机构赎回收入。
今年以来,银行股频频被保险基金、产业基金和公司减持。此外,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重仓持有的a股银行股合计53.58亿股,较一季度末减少19.55亿股。
对于上述现象,市场参与者认为减持行为主要与机构实现收益有关。一位大型保险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保险资金和部分公共机构减持银行股,更有可能是因为解禁和市场风格的改变,这是一种将收益变现的短期市场行为。"
“有时保险资金减持特定股票,并不意味着对行业或特定标的不乐观,可能是基于金融标的预期等因素。”另一位保险人士对此进行了解释。
然而,一些机构最近增持了银行股。9月6日,瑞远基金宣布持有瑞远均衡价值三年,并于9月2日、9月3日斥资近3.72亿元买入招商银行723.58万股。
优质银行股值得期待。
据多位市场人士分析,在半年报改善和高管持股增加后,银行股估值修复的行情有望持续。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等因素有利于银行业基本面持续修复。业绩改善的确定性比较高,部分优质银行股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近期银行板块小幅上涨,时间拉长仍处于低位。”有市场人士表示,“考虑到银行股的分红收益等因素,目前银行股对于规避风险的投资者更安全;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目前的银行股价值较低。”
中国平安银行金融科技研究团队
财新证券分析师周策表示,银行业务指标改善,景气度持续上升,优质银行表现更加突出。考虑到银行业业绩复苏,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上行势头强劲。建议关注业务布局完善、盈利稳定向上、资产质量优秀的银行,以及业务增长强劲、增长空间大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