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披露了今年上半年保费数据,个人保险业务收入增速不容乐观。通过《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今年上半年人身保险业务保费和理赔增速呈现两极分化。其中,保费同比增速降至0.4%,创2019年上半年新低;同时,补偿金额同比增长24%,创下2017年上半年新高。
多家保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人身保险理赔增速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去年赔付基数较低。保费增速放缓主要受以下因素干扰:一是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增强,消费者对保险的购买力下降;二是保险公司优化代理人队伍,代理人掉队率上升,降低了新单保费增速;三是惠民保等新产品的普及,增加了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但也挤压了寿险、健康险的市场需求;第四,保险公司推销的产品和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之间存在错位。
人身险市场环境变了
今年的人身保险市场尤为“艰难”。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的数据,今年1-6月,个人保险保费收入为21070亿元,同比增速为0.4%。相比之下,2019年和2020年同期个人保险费增速分别达到16.05%和6%。
从不同险种的贡献来看,寿险保费大幅降低了人身险保费的整体增速。今年上半年,寿险保费为15301亿元,占人身险的72.6%,同比下降2%;健康险保费为5136亿元,占比24.4%,同比增长7.9%;人身意外保险保费633亿元,占比3.0%,同比增长5.5%。不难看出,今年健康险领跑,增速远高于寿险,但占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对于今年人身险业务的持续低迷,不少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将原因归结为供需错配、保险公司转型效应失效、人力下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诸多因素。
中国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近日在第六届国际保险节上表示,近年来保险业面临巨大挑战。一是保费增速大幅下降;二是人力下降;三是寿险质量恶化。在巨大的压力下,大、中、小型寿险公司都在寻求转型,以提高质量、迭代产品、培养精英、科技赋能、改变模式、构建生态。到现在,虽然转型巨大,但业绩并没有实现,因为“大势已去,客户变了,时代变了”。
8月5日,新中国人寿就上交所e-Interaction回应投资者提问称,保险行业面临一些困难,股价表现也受到影响。新中国人寿CEO兼总裁李全认为,当前保险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陷入“供需错配”的矛盾,供给的模式、逻辑和思维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随着大病保险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上市保险公司启动了寿险改革,大型保险公司的新单保费和NBV(新业务价值)将持续承压。虽然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调整业务节奏实现了阶段性增长,但从五年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复合增长率基本处于零或负值状态。”东方证券研究报告称。
保险公司的船长
对此,资深精算师徐表示,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部分投保人未能前往医院就医。从保险公司理赔流程来看,很多理赔费用都需要医院出具相关证明,导致去年上半年理赔费用较低。
头部险企市场份额下滑
在行业保费增长整体表现低迷的背景下,头部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进一步下降。今年上半年,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中国人寿、PICC人寿共实现保费收入9410亿元,占市场份额47.6%,较2020年末的49.04%下降1.4个百分点。
五家上市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率也大不相同。上半年,中国人寿、PICC人寿、平安人寿、CPIC人寿、新中国人寿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426亿元、641亿元、2702亿元、1414亿元、1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4.61%、-3.72%、2.19%、3.85%。
今年上半年,依托代理人的大型保险公司业务增速普遍较慢,但在银保、中介渠道加速转型的新泰人寿等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相对较好。
不仅中小保险公司在渠道、产品、人力、运营上加速转型,大保险公司也在通过转型升级摆脱经营困境。
在近期召开的2021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斌表示,下半年要围绕发展质量,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转型升级。要坚定推进业务模式升级和产品服务体系升级,聚焦“健康保险、医疗健康服务”、“养老金融产品、养老健康服务”、“责任保险、社会治理服务”和“三农保险、普惠金融服务”。
(原标题:[标签: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