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加氢站,到燃料电池和组件的生产,再到氢能的应用,覆盖全产业链的深圳氢能“方阵”已初具规模。
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超过90家,其中不少上市公司表现活跃。11月25日,记者从深圳市发改委获悉,深圳将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措施,在交通、分布式能源、新兴及交叉领域示范应用氢能创新产品,加大力度推进氢能供给和保障,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示范应用加速落地
氢能是中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探索方向。随着今年9月包括深圳在内的广东城市群获批成为全国首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深圳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明显加快。
已成为港口氢能和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9月3日,深圳首个氢能产业示范应用项目——“国际氢能产业示范港”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深圳能源、招商局港口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氢蓝时代四方签署协议,共同推动氢能中重型、长途汽车以及氢能船舶、氢能工程机械在深圳西部港区全面示范运营。
11月14日,妈湾智慧港正式开港,搭载氢蓝时代公司首个132kw单堆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首批示范车3354辆在深圳西部港区投入运营,标志着深圳“十四五”期间首个氢能产业示范应用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据悉,经初步测算,氢能替代传统能源后,深圳西部港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其中港口机械2.8万吨,用电量8000吨。
无独有偶,深圳东部的盐田港也启动了绿色氢能、零碳港建设。上月底,熊涛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顺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广东连岳燃气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氢气供应与加氢核心技术、氢产品生产、销售、物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盐田港氢能港建设。
同时,氢能在公交场景的示范运营也已启动。在龙岗,深圳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已运营一个多月。5辆氢能公交车发源于坪地汇源码头,途经国际低碳城、坪地中学、龙岗中心医院等地,最终到达双龙地铁站,市民可免费体验乘坐。氢气公交车每次加氢只需20分钟,可行驶约650公里。
分析人士预计,深圳“十四五”规划将把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随着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措施的出台,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将进一步从交通运输向分布式能源、新兴和交叉领域拓展,深圳氢能产业发展将进入新征程。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据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统计,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超过90家。据了解,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南山区、宝安区、坪山区。其中,南山区主要是
深圳能源是“十四五”期间深圳市首个氢能产业示范应用项目的氢源供应商。目前,深能首个2吨/日一体化制氢加氢站已同步规划建设,将为“国际氢能产业示范港”提供稳定的氢源保障。
CIMC集团子公司CIMC安瑞科是深能的氢气供应系统设备供应商。目前,作为国内主要的氢气供应系统设备制造商,CIMC安瑞科于2021年与鞍钢成立合资公司,启动焦炉气联产氢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并与HexagonPurus成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及东南亚快速增长的高压氢储运市场提供解决方案。
常颖精密、新筑邦等上市公司也布局了氢能领域。其中,常颖精密于2019年在深圳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常颖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之一的金属板;新邦投资的年产1.5万吨海得福高性能氟材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2022年底可进行调试和试生产。本项目规划的产品之一全氟磺酸树脂是生产质子交换膜的关键材料之一,应用于燃料电池。
此外,三环集团还是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会员。投资者互动平台显示,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电解液隔膜和SOFC电池的主要供应商。目前,SOFC业务主要集中在固定式发电,尚未扩展到汽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