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6月底是很多高校毕业生拿到毕业证离校的日子,而很多一线城市的毕业生,在此之前已经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离开,还是留在一线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近两年毕业的北上广深毕业生,发现仍然有很多人选择“坚守”一线城市,尽管他们也感受到不小的生存压力。
郭海(化名)是从贵州考入上海的“山里娃”,他早已决定要留在上海。留在上海使他第一份工作的月薪超过1万元,但却只敢租9.6平方米的房子。
“我换工作后,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平均月薪9300元,而包括房租、交通和饮食等在内的生活成本大概6400元。”郭海说。
也有很多人在考虑之后,选择从一线城市“撤退”,但很多人并没有选择回到老家,而是选择同一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
从广州大学毕业的王筱(化名)去了珠海,当地的工作机会和薪资水平都比广州的低。“如果我留下来,薪资或高出2000-3000元。不过,我希望工作和生活更平衡一些。”
为何坚守北上广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这使他们的稀缺性在减少。
数据显示,北京100个人就有41.98个人拥有大学学历,上海的100个人中则有33.87个人拥有大学学历,深圳100个人中有28.85个拥有大学学历,广州100人中有27.28个拥有大学学历。
这使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大学学历拥有者的数量分别达到了919万、842万、509万、507万。这四个城市的大学生总数量,已经达到了2777万人。
尽管如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后发现,仍然有大批一线城市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希望留在当地。
58 同城日前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今年毕业生首选城市排名前五名分别为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北京,这体现出一线城市对毕业生仍具极大吸引力。
“北上广深”的诱惑何在?
即将在7月毕业的专业型医学硕士生张桐(化名)已在北京读了8年书。她计算过留下来的成本后,发现尽管能负担得起生活成本,但没有买房的积蓄。她想过逃离,却最终返回北京。
“医学应届生找工作,看重人脉、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如果在当地没有人脉和平台,其实很难竞争。”张桐说,“但留在北京却必须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从今年开始,所有的首医系、北医系都不再招收临床科室的硕士了,北京郊区、社区的工作岗位也变少了。”
张桐面对的“两难状态”,很多希望留在一线城市的毕业生都遇到过。
2021届应届生李颖(化名)在广州某普通一本大学学新闻专业,因觉得广州的发展机遇较多,城市包容度很高,因此她选择留了下来。
然而,李颖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她曾花大量时间准备3月份的公务员省考,但没能进入面试,因此到4月下旬才开始投简历。5月中旬,她收到两个offer,但都不太满意。
“薪资都不高,大概税前4800元。等我拒了他们后,又有点后悔。”李颖说,但是她认为,大城市的机会很多,可以选择的面也更广。
但是,除了激烈的竞争,留在一线的毕业生需要面对的是更高的生活成本。而在生活成本之中,房租又占据了“大头”。
郭海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换过两份工作。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就达到了1.2万元,但是由于想在市中心居住,他只租了一个9.6平方米的房子。
“第一份工作我租的房子很小,才9.6平方米,但因为在市区,每个月房租加上水电也需要花费2600元。我很重视攒钱,吃的用的一切从简,一个月也就2000元,也几乎不聚会不出去玩,出行能靠双脚或者共享单车,就绝不坐车,坐车也基本是地铁公交。因此,一开始我的生活成本基本控制在5500元以内,剩下的钱都攒着。”郭海说。
换了一份工作后,郭海的房租水电的花费每月达到2900元。尽管如此,在“极简生活”的推动下,他仍然每个月差不多能攒下3000元。
“打心里觉得在一线城市收入更高,更有机会出人头地。退一万步讲,即使在上海永远买不起房,但只要好好工作攒钱,有一天回老家,我也能用在大城市挣的钱在老家过上好日子。”郭海说。
张桐详细计算了留在北京的成本:她想住在郊区,房租水电等加起来至少需要3000元。“我是东北小城人,留在家乡生活成本可能就几百元,也想过回家,但是还是想要一个更好的平台。”
离开与抉择
但留下并不意味着不迷茫。李颖表示,她最近在看房,感觉自己能承受的房租在1000元左右。
“我准备租广州车陂南、车陂或东圃的房子,但房租大概需要1300元才能找到相对好点的房,水电加上物业管理费还需要350元。”李颖说,“加上交通和饮食,一个月的生活成本肯定要超过3000元。感觉毕业就是看起来有很多路可以选择,但同时也时常感觉无路可走。”
日渐高昂的一线城市生活成本,也“劝退”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
专业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王筱就告别了一线城市。2020年从广州毕业后,她选择到珠海工作。“离开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生活成本高,二是生活节奏太快,我比较喜欢悠闲的生活节奏。”
她表示,珠海的企业大多以制造业为主,知名企业也不是很多,整体的工作机会比广州少,薪资水平也比广州低,但去掉生活成本后,其实没太大区别。“挺喜欢现在的生活,有工作也有生活。”王筱说。
而本来一门心思想去北京发展的吴月(化名),今年从广州毕后业也将回到河北小县城老家。
4月底,吴月考上家乡的公务员,为保底签了合同。“家里人觉得那是个新区,算有点发展前景。虽然还不知道待遇,但公务员图稳定。”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毕业生要不要留在一线城市,与自身对于成本和收益的判断有关。最终我们发现,一些城市尽管并没有实施人口控制,但是流入人口也在减少,甚至不再有新的人口增长,这背后与当地更高的生活成本密切相关。
“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都没有控制人口,但是这些地方的人口增长到一个数值之后,就会停止增长了,在这背后是市场无形的手在调控。”孙不熟说,“人们去大城市,是因为收入能够增加。但是随着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之后,收入增长的背后,成本也在增长,特别是房价太高一定会影响人口涌入的速度。”
他认为,人口从一线城市离开,背后的原因是成本与收益比发生变化,很多人计算之后发现收益的增长无法覆盖成本。与此同时,很多留下来的人为了生存也殚精竭虑,以减少闲暇时间换取在一线城市的生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几乎所有毕业生都提到了房子问题,房租并不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无法在一线城市买房,却是促使很多人离开的重要因素。
一位城市研究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事实上,任何时候能够留在一线城市的都是少数。只是随着大学学历的普及,以前可能大学毕业就能够留下来,现在却需要更高的学历才比较容易留下。
“这也是现在考研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相对大专和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人仍然是相对罕有的。”他表示。
(原标题:毕业生“坚守”北上广深:大学生总量已超2700万 一线城市仍具吸引力)